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要聞

年尾收官,紡企產銷倒掛抓緊出貨!春季訂單將何時爆發?

  據江蘇、浙江、河南、山東等地棉紡廠、貿易商反饋,近一周多來60S及以上精梳紗成交價明顯回落,部分廠家調整幅度超過500元/噸。當下C40S及以下環錠紡、OE紗等詢價、出貨仍沒有多大起色,整體成交偏冷,紗價也以小幅陰跌為主。
  
  ▎紡企產銷倒掛抓緊出貨
  
  河南某中型紡企表示,臨近年底,一方麵織布、服裝等廠受訂單不足、資金偏緊、新冠疫情擴散等多因素困擾,棉紗基本都是隨用隨買;另一方麵廣東、江蘇、浙江等地輕紡市場貿易商春節前囤貨意願較低,目前以回籠資金操作居多。另外各地區疫情防控全麵升級,不僅導致織造、印染、服裝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接單受到影響,且棉紗、坯布、麵料等運輸也不順暢。
  
  從調查看,12月上旬以來,陸續有棉紡織廠開始去庫回款行動,給出很有誠意的議價空間,個別棉紗庫存大的企業降低300~500元/噸銷售。對於棉紡廠連續降價甚至不惜產銷倒掛抓緊出貨的原因,業內分析除棉紗庫存已普遍增至20~30天外,還與近期印度、越南、巴基斯坦、中亞棉紗報價集中跳水有關。
  
  目前棉紗報價差異較大,相對混亂,廣東、江蘇、浙江同樣高配C40S價差達到500元/噸左右。一些棉紗貿易商判斷,受疫情衝擊、終端訂單乏力、東南亞各航線海運費暴漲、年底現金流偏緊等影響,春節前棉紗、坯布等下遊市場對棉花期現反彈支撐力度仍較弱。
  
  據下遊某紡織企業介紹,目前普梳紗效益不理想,一是訂單較少,基本維持到12月底,後續訂單不足;二是紡紗利潤低,前期有儲備棉做支撐,企業還有微利,如果全部采用新棉紡織,每噸棉紗虧損1000元/噸以上;三是下遊布廠庫存較大,目前正處於去庫存過程中,短期采購棉紗動力不足。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情況,現在企業采購都很謹慎,臨近年底,企業回款壓力很大,沒有充裕的現金很難大量備庫存。因此短期紡織行業還是很冷清。
  
  河南某紡織企業表示,自己企業主要做代加工,訂單排到年底,噸紗利潤在1000元/噸以上,現在新棉價格在22000元/噸,即便采購新棉紡紗,也有一定利潤。雖然整體上行業不景氣,但企業產銷平穩。目前精梳紗訂單和利潤較差,明顯不如半精梳紗或者緊密紡紗。該企業人士說,每個行業都存在二八定律,即便行業不景氣,多數企業不好的時候,也會有一些企業在經營上做的不錯。總體來講,現在棉紡行業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悲觀,目前遇到問題也是正常,畢竟去年以來整個行業經曆了一輪高速發展,發展速度慢下來會有些企業覺得不舒服。
  
  ▎春季訂單仍未大量啟動  外銷“小期待”落空
  
  往年此時,雖然處在年尾收官階段,但在春節放假前,往往會有一批訂單下達,染廠還是一片忙碌的,開機率普遍在8成以上。據有關統計,今年截至12月10日,江浙地區織造及印染開工有小幅下降趨勢。近期織造內銷訂單驟降,外銷市場訂單也逐漸疲軟,相比上周整體走貨數量下降。印染市場受此影響,坯布進倉數量減少,開機率下滑至 75%。其中,多數廠家開機率在7成左右,少數廠家6成左右。
  
  臨近年末,訂單偏弱,加上疫情管控,開工負荷降低,部分下遊企業表達了春節放假提前的想法。以春節前織造負荷下降至3成以下的時間點來看,近年來的節前放假時間是越來越早,去年織造負荷3成以下出現在1月底,今年預計織造負荷降低至3成以下或將出現在1月上旬。
     
  據CCF高級分析師何玲莉表示,對於內銷來說,2021年年底2022年初的冬季、春季產品來講,主要的下單和生產時間已經過去;對於外銷來說,考慮到運輸時間和組織生產時間,織造端夏季麵料多提前至春節前後下單。目前來看,外銷紡服已經有部分訂單下達,織造端的表現卻沒有預期中那麼提振。一方麵,整體供應寬鬆的現狀,坯布市場有庫存;另一方麵,持續走弱的產業鏈價格使得下單偏散單、小單為主,僅靠剛需難以提振產業鏈市場。在何玲莉看來,春節前後織造端的訂單有大啟動,更多的需要有原料上漲的配合。
     
  目前市場的訂單持續性偏弱,染廠坯布進倉數量呈下降趨勢。臨近年底,訂單也將逐漸減少,且在國外疫情的影響下,後勁也不足。春季訂單已於11月開啟,但多為小批量操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