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展會報道

2015“走出去”交流大會:借道“一帶一路” 中國紡企“走出去”路徑更清晰


     10月14日9時,上海世貿商城7層橙色大廳內座無虛席,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中國紡織業'走出去'交流大會"在這裏隆重舉行。


     來自中紡聯、工信部、商務部的領導、相關金融機構的專家和業內具有豐富的"走出去"經驗的實體企業家從各自角度就新形勢下中國紡織企業如何"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大力推進紡織產業國際布局"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會議由: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主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長王天凱做主旨發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欢迎您的加入 常務副會長徐迎新做大會總結發言

欢迎您的加入 副會長林雲峰主持“中國紡織行業國際布局示範企業”表彰大會


     會議從上午9點持續到下午5點,近20位重量級嘉賓分享了他們“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的深度思考和寶貴經驗,讓欲"走出去"紡織企業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更好地進行國際布局有了更為清晰的思路和有益的啟示。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王天凱 :"走出去"帶動行業整體向價值鏈高端滲透

     當前,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深刻變化,世界經濟整體仍處於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深度調整階段,全球貿易政策變革正在深刻影響全球紡織供應鏈的重塑,TPP等區域貿易協定將對我產業健康發展造成較大挑戰,加快紡織產業跨國布局的形勢十分緊迫。


     近年來,我國紡織業的跨國布局呈現加速推進態勢,行業眾多骨幹企業進行跨國資源配置主要沿著兩條主線進行:

       一條主線 是以產業資本為主導,通過綠地投資、合作進行生產力的跨國布局,打造"中國+周邊國家"的製造基地布局模式,維持和提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領先優勢;

      另一條主線 是產業資本通過海外直接投資、並購,對全球範圍內的優質原料資源、設計創新資源、品牌資源和市場渠道資源進行垂直延伸和掌控,帶動行業整體向產業價值鏈的高附加值領域滲透。


     "十三五"期間,紡織行業全球布局需關注幾個重點:

      一是 繼續保持謹慎態度,在海外布局中切實做好可行性研究和風險防控,同時不斷提升企業總部的核心業務能力;

     二是 正視與國際優秀跨國企業的差距,切實提升跨國供應鏈管理和全球品牌運營能力;

     三是 全行業要進一步協同協作,在境外適宜區域建設中國紡織服裝工業園區進行積極探索。

在做好可行性研究和風險控製前提下,非洲由於充分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稟賦,非洲市場的機遇也值得關注和重視,值得行業深入研究。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處長 曹學軍:"走出去"鞏固中國紡織業的全球地位

     中國紡織業具有國際優勢,"走出去"對於建設紡織強國、鞏固中國紡織業的全球地位有著重要意義,"走出去"應與國內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形成良性互動。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處長 陳忠:"走出去"要注意6個方麵

     目前中國對外投資快速發展,在境外投資的企業已近3萬家,其中,紡織服裝行業對外投資建設了802家企業,並形成了一批有實力的國際化企業。對國內紡企"走出去"有6點建議:

      一是 把握節奏,勿盲目跟風;

      二是 建立國際化的管理體製;

      三是 尊重當地曆史文化,主動履行社會責任;

      四是 把守法文化、風險文化等融入企業文化中去;

      五是 建立突發事件處理機製;

      六是 抱團出海,形成合力。


如意集團董事長 邱亞夫:"走出去"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如意積極布局海外,在國外擁有13個品牌服裝製造企業,開創了中國企業並購日本主板上市公司的先河,在"中巴經濟走廊"上也在發力。"走出去"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中國企業在5年內要大規模走出去,中國企業家要提升國際化視野,每天都要在辦公室看地圖,看哪個國家有投資機會。


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 童繼生:以國際化為中心的"1+5"戰略

     上海國企改革正如火如荼,根據上海紡織產業國際化的目標,上海紡織(集團)依托總體優勢和旗下9家外貿公司的實力,加大了"走出去"力度,實施了以國際化為中心的"1+5"戰略:

     "1" 指一條國際化通路;

      "5" 指建立五個基地:海外原料基地、海外製造基地、海外銷售基地、創新設計集成基地、海外供應配送中心。

     紡織企業關注非洲和拉美市場,並要總結"走出去"的經驗教訓,製定走出去的合作規則,最後還要爭取國家的政策支持。


江蘇東渡紡織集團董事長 徐衛民:東渡的"過江跨海"戰略

     “過江"向蘇中及蘇北拓展,"跨海"在海外建立貿易、投資、財務結算中心,降低采購成本和流轉過程中的財務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化解貿易危機的能力。目前東渡已在境外設立了(獨資、合作)生產工廠12家。


天虹集團董事局主席 洪天祝:在國內不行 "走出去"也不一定會好

     目前天虹在越南有125萬錠的投資規模,投資規模達8億美元,為中國大陸企業在越投資規模之首。TPP對中國企業是一種鍛煉,在TPP的十二個簽約國中,唯有越南紡織服裝業最具競爭力,有能力的中國企業都去越南開設一個工廠。越南是國內紡織企業走出去的首選之地,但不一定所有企業都適合走出去,如果在國內不行走出去也不一定會好,越南雖好,但並不是去了越南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百隆東方董事長 楊衛新:市場和客戶讓你"走出去"才正確

     百隆東方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就"走出去"了,百隆(越南)公司現有紗錠40餘萬,注冊資本達3億美金。企業不能光奔著TPP而走出去,而是市場和客戶讓你走出去才正確。越南不缺紡紗廠,現在缺的是麵料,針織和印染企業下一步可以走出去。但越南的環保要求很嚴,比中國還嚴,汙水要100%合格才能排放,所以越南市場也已經沒那麼好做了。


盛泰紡織集團董事長 徐磊:關注其他產業與紡織產業的資源競爭

     雅戈爾去越南投資就是衝著TPP去的,最近幾年都把發展資源留給了越南。越南的基礎設施發展很快,估計在未來四五年內還有很大潛力。但是,要去享受越南的廉價勞動力目前已經沒戲了。對於越南市場,要從長遠看,很多國家對越南的貿易都是免稅的,這麼好的外部條件做什麼產業都好做,而不一定非得做紡織。未來越南市場要關注其他產業(比如電子)與紡織產業的資源競爭。


專題討論一:越南及東南亞國家的投資現狀及潛力

      華孚色紡董事長 孫偉挺:越南是個不得不去的地方。

     繼在浙江、長江、黃淮、新疆生產板塊布局之後,華孚開始國際布局。在越南設立子公司降低了當前公司主要原料境內外差價對成本的影響,充分利用當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減少國際物流費用,有效規避關稅壁壘,進一步提高成本競爭力和東盟市場的服務能力。華孚公司在越紡紗規模目前已達到了150萬錠,越南是個不得不去的地方,這既是客戶和市場的要求,同時越南本身也是一個未來消費市場。


專題討論二:"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與金融支持

     銀行機構:支持中國紡織企業放開手腳闖世界

     兩位金融業專家均表示,銀行業支持"一帶一路"建設,讓中國企業放開手腳闖世界,他們建議中國紡織企業關注銀行支持紡織業海外布局的最新政策,以及海外綠地投資和跨國並購的融資經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