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直通車

國內資訊(08年前)

棉花價格若繼續下跌 國家收儲計劃將啟動

來源: | 發布日期:2008-09-27

    日前,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召開的“2008年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傳出消息:為穩定棉花生產,國家將強化對棉花市場的宏觀調控,如果棉花價格繼續下跌,國家將適時收儲;同時國家將加強進口棉的調控。

    會議認為,2008年度棉花工作中將麵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棉花收購資金趨緊;在收購初期可能出現棉農和棉花企業互相觀望、僵持局麵,植棉成本上漲提高了棉農對今年棉價心理預期,而近兩年棉花企業經營效益不佳導致收購會比較謹慎;此外,由於棉花價格持續走低,穩定棉花生產的壓力較大。會議明確了2008年度棉花工作的總體要求,就是抓好新棉收購,確保資金供應;穩定棉花市場,保護棉農利益;加強宏觀調控,滿足市場需要;加快質檢改革,確保棉花質量。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國家將引導企業積極入市收購新棉,同時將增加對新棉收購的信貸支持,確保新棉收購資金。他同時強調,國家將從加強儲備管理和進口管理等方麵,強化對棉花市場的宏觀調控。他要求協調好新疆棉運銷工作,同時做好棉花產需統計。

    據了解,利用儲備的吞吐來調節市場供需,熨平價格波動,是國家對大宗商品市場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2008年棉花價格持續下跌,不過國家並沒有如市場預期大規模進行入場收儲幹預,僅在今年8月21至31日,為了解決新疆棉銷售困難,投放新疆棉收儲計劃29.13萬噸,實際成交8.13萬噸。

    張曉強表示,要進一步完善棉花儲備製度,適當增加儲備規模,建立更加靈活的儲備棉吞吐機製。有關部門已經商定,新棉大量上市後,如棉價出現過度下跌,要適時入市收儲部分棉花,使新棉收購價格保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如年度後期棉價出現過度上漲,將安排一定數量的儲備棉在市場拋售,保證市場運行基本平穩。

    財政部經建司司長王保安也表示,要密切跟蹤棉花市場行情,及時組織收購或拋售國家儲備棉,通過儲備吞吐熨平市場波動。特別是要做好新棉大量上市時的應對預案,在棉價過度下跌時,適時收儲部分棉花,保持價格基本穩定。

    一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2007/2008年度中國棉花產量為800萬噸,同時中國進口了244萬噸棉花,2008/2009年度如果國家大規模收儲新棉,固然會對市場產生非常大的拉動作用,但是目前國際棉花市場價格也在持續下跌,如果不能有效控製棉花進口,收儲的政策調控作用將會被稀釋。

    張曉強表示,本年度棉花市場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方麵就是調控好棉花進口。進口棉花既是解決我國棉花資源短缺的需要,也是調控棉花市場的有效手段,要在準確分析我國棉花產需形勢和國際棉花市場變化的基礎上,統籌考慮國內棉花銷售進展情況、紡織企業用棉配比需要等因素,合理確定進口的時機和數量,著重把握好進口節奏,從而保證國產棉花銷售,維護國內棉花市場價格穩定,保護棉農利益。

    王保安說,控製好棉花進口數量和價格,這是棉花供給的總閘門。2008年度國家將繼續利用滑準稅機製調控棉花進口,實現國務院提出的“有利於紡織工業和棉花生產發展,有利於兼顧棉農和紡織工人的利益,有利於我對外貿易談判”的調控目標,防止進口棉衝擊國內市場。


 

免責聲明:欢迎您的加入 對紡織貿促網上所刊登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請您自行甄別。由於信賴本網任何信息所產生的風險或損失均由您自行承擔,與我會無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