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直通車

新聞

讓展會的藍天更加清澈

來源:中國紡織報 (2006-12-21) 記者 席萍 | 發布日期:2006-12-22

       ——楊兆華談如何加強展會的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秘書長楊兆華

      近幾年來,會展經濟的蓬勃發展,為紡織行業創造了良好的展示新產品、加強新技術交流與貿易洽談的平台,為促進紡織產業升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伴隨著展會的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在我國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普遍薄弱的現狀下,展會上的知識產權糾紛問題開始凸顯,成為擺在展會主辦者麵前不可回避的問題。主辦方如何積極有效地處理這些糾紛,維護展會的良好形象?為此,記者采訪了業內主要大型專業展會的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中國國際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秘書長楊兆華。

      記者: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在貿促會紡織分會主辦的各大專業展會上已持續了多年,最初開展這項工作時是出於何種考慮?
                
      楊兆華:實話實說,我們在加強對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視,包括采取的有效手段和獲得的經驗,最初也是從辦展的經曆與教訓中被“逼”出來的。早在1995年家紡展舉辦時,家紡的概念在國內基本一片空白,基本上是參展的國外家紡企業帶入國內的。當時參加家紡展的外商比例非常大,在120餘家參展企業中,國外參展的窗簾、地毯等家紡產品生產商占了40~50家。由於知識產權的概念引入我國相對較晚,當時很多國內企業對知識產權的意識還很薄弱,一些國外企業的新穎產品展出後不久,其花型設計的知識產權就受到了侵犯。市場的不夠規範,導致了在後來一段時間內國外參展商數量一度減少,使展會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
                
      經曆了這一教訓,我們就開始著力加強展會上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自1997年起,主辦方開始在家紡麵料展上設立法律谘詢辦公室,在展覽會現場提供知識產權谘詢服務,調解各種產權糾紛,並向企業廣泛宣傳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法規。這一工作從啟動至今已持續了9年,工作的覆蓋麵也從最早的家紡麵料展,擴展到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產業用乐动买球平台 展、服裝服飾博覽會和紗線展等全部貿促會紡織分會主辦的年度專業大展。
                
      記者:法律谘詢辦公室的設立,對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起到了哪些切實有效的作用?
                
      楊兆華:應當說,法律辦公室的設立,使展會健全了關於知識產權的防範機製,使各種投訴和糾紛有了相應的機構進行受理和調解。隨著我國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外商在投訴時基本是帶著律師和各種相關的版權著作權證書“有備而來”,說明他們對中國的法律法規十分關注。今年3月,商務部、國家版權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製定的《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專門對展覽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製定的行政規章,為展覽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積極地看,政府有了相關的細則和法規,我們可以協同專利局、版權局等相關執法機構根據投訴進行積極的處理和解決,體現了法律辦公室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並且真正地發揮了效用。出現投訴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我們在展會上有了相應的機構可以及時有效地進行解決,對有違規行為的侵權企業進行封閉展台等處罰,對今後展會的參展商起到警示作用,保證了展會的潔淨空間。這不僅保護了合法的知識產權,長遠來看,促進了企業更多地進行自主研發,取得創新的成果,有利於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據統計,截至目前,貿促會紡織分會在展覽會期間,協同國家知識產權局等機構調解、處理的知識產權糾紛達到上百起,當事人涉及十餘個國家及地區,給那些非法侵占他人現有的技術、設計及品牌的參展商以警示,從而有效地維護了展會的市場秩序,營造出公平的競爭環境。
                
      記者: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對於展會和行業的未來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
                
      楊兆華:為了增強展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版權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中國國際貿促會五部門今年聯手開展了“藍天會展行動”,旨在有效遏製展會期間的侵犯知識產權行為,規範展會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在我國《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中,知識產權保護被上升到行業自律的高度提出來,知識產權已經成為關乎中國紡織服裝工業可持續發展,乃至紡織服裝專業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
                
      保護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保護和鼓勵企業自主研發的創新,不僅關係到專業展會的形象,而且也影響到廣大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展會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展示貿易投資環境的窗口。國外企業在展會上關注的不僅僅是參展的產品,還有透過展會顯示出來的貿易環境,以及中國市場潛在的貿易機會。有了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保障,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和先進技術進入中國市場。展會不是簡單的商品買賣平台,因此主辦方不能僅滿足於在展會上為參展商展示產品提供服務,更重要的是在營造展會公平的競爭環境的前提下,把專業展會的形象進一步提升,使展覽會真正成為符合國際貿易各種規則與慣例的國際貿易的橋梁,鼓勵企業擁有更多的核心知識產權技術與產品,最終為行業的產業升級起到切實有效的推動與促進作用。
                     

 


 

  相關文章:
2006“中國國際麵料(春夏)博覽會”回顧
紡織服裝業知識產權保護:一場製勝未來的博弈
2007中國國際麵料(春夏)博覽會與紗線展在北京隆重開幕
紡織貿促會2007年國內展和出國展覽計劃
免責聲明:欢迎您的加入 對紡織貿促網上所刊登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請您自行甄別。由於信賴本網任何信息所產生的風險或損失均由您自行承擔,與我會無關。
Baidu
map